您现在的位置是:杰雷快讯网 > 休闲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丨铭记联大历史 赓续精神文脉

杰雷快讯网2024-03-28 20:58:23【休闲】9人已围观

简介   走进昆明一二一大街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三位校长的雕塑映入眼帘;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的西南联大纪念碑在绿树环合之中屹立;“一二·一”烈士墓西侧简陋的教室和桌椅 总裁娇妻

 

  走进昆明一二一大街旁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奋斗蒋梦麟、百年梅贻琦、航新总裁娇妻张伯苓三位校长的征程雕塑映入眼帘;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丨铭罗庸书丹的记联西南联大纪念碑在绿树环合之中屹立;“一二·一”烈士墓西侧简陋的教室和桌椅板凳……这一切铭刻着为国教书、为国读书的大历历史与精神。

  历史虽然短暂,史赓神文但已成永恒;校舍虽然简陋,续精但已铸就丰碑;斯人已去,奋斗精神长存。百年

铭记联大历史 赓续精神文脉

  烽火西迁 弦歌不辍

  1937年7月7日,航新卢沟桥事变,征程全面抗战爆发后,丨铭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与文化命脉,记联原在平津的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被迫迁至湖南长沙,组成国立长沙临时大学并于11月1日开学。不久,南京陷落,日军溯江而上,武汉震动,危及长沙。1938年2月,国立长沙临时大学西迁云南。

  西迁的师生“兵分三路”。一路乘火车沿粤汉铁路,经广州至香港乘船抵达越南河内后,由滇越铁路至昆明;一路乘汽车,沿湘桂公路,总裁娇妻经桂林、柳州、南宁至镇南关抵达越南河内后,再由滇越铁路至蒙自至昆明;而另外一路则由200多名师生组成步行团,横跨湘、黔、滇三省,历时68天行程1671公里至昆明,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长征。如今西南联大博物馆展柜里的《西南三千五百里》和《西南采风录》,就是师生们一路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搜集素材著书立说的一个见证。

  联大迁到云南后,其中400余名联大师生来到蒙自,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百姓士绅的热烈欢迎,腾屋借房挪出60余栋建筑作为学校的教室和师生宿舍。1938年5月4日,西南联大昆明本部与蒙自分校同时开学。在湖堤旁、菘岛上、三山公园内,随处可见西南联大师生研讨学习的场景,不少学术思想和研究成果就在此过程中诞生。在一次饭后散步中,陈梦家建议钱穆着手写一部《中国通史》教科书,不仅可以用作教学,也能以史为镜照亮民族复兴之路。最终钱穆将对中国命运的思考贯穿于《国史大纲》始末,并于1939年6月正式完成。冯友兰《贞元六书》的第一本《新理学》,也是在蒙自定稿同时石印完成,奠定了新理学体系的哲学基础。郑天挺结合西南地区边疆研究,发表了《隋书西域传薄缘夷之地望与对音》《历史上的入滇通道》等论文。

铭记联大历史 赓续精神文脉

  西南联大在原有文、理、法商、工学院外,1938年8月增设师范学院,全校共计有5个学院、26个学系、2个专修科和1个先修班。从1937年11月至1946年5月4日,联大前后9年共培养过8000多学生。

  缺钱缺粮 不缺精神

  因为经费短缺,物质匮乏,物价飞涨,西南联大的办学十分艰难,师生生活十分拮据。在办学8年多的历程中,联大师生虽然从没有摆脱过缺钱缺粮的困境,但始终昂扬着为国教书、为国读书的热情与精神。

  没有经费,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为联大设计的现代化大学校舍只能建成茅舍;校舍不足,只能租借民房、祠堂、会馆上课,分散校点;没有学生宿舍,师生们自己动手,因陋就简。当年师从沈从文老师的学生写道:土墙上开了几个方洞,方洞上竖了几根不去皮的树棍,便是窗户。挨着土墙排了一列双人木床,一边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桌椅是没有的,两个装肥皂的大箱子,既是书桌,也是衣柜。

  梅贻琦常委为多挤出一点办学经费,废除了给予校长的一切补贴和特权。此举给本来就过着清贫日子的梅贻琦带来了更大的压力。为了补贴生计,梅贻琦夫人韩咏华和几个教授夫人决定做糕点卖以补贴家用。梅贻琦给糕点取名“定胜糕”,意为抗战一定会胜利。

  联大教授们的生活也是极其艰苦。华罗庚一家与闻一多一家挤在一个不到20平方米的小屋;闻一多白天上课晚上批改作业,半夜刻章;吴晗债台高筑,生活艰难,变卖珍藏典籍还债;费孝通卖起了大碗茶……

  林语堂先生评价西南联大时说:“物质上不得了,精神上了不得”。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为什么如此了不得?这是为国教书、为国读书的精神,是遭遇危难时愈加坚韧、愈加顽强、愈加图强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师生们潜心致学,培育栋梁,刻苦攻读,奋发向上。

铭记联大历史 赓续精神文脉

  在战火硝烟中,一部部学术巨著相继问世:华罗庚完成了开创性的著作《堆垒素数论》;周培源发表了《关于速度关联和湍流脉动方程的解》一文,奠定了湍流模式理论的基础;吴大猷的《多原子分子的振动光谱及结构》被视为该领域的经典;钱穆完成了对20世纪中国史学界产生重要的影响的《国史大纲》;冯友兰完成哲学巨著《新理学》;闻一多的《楚辞校补》、郑天挺的《清史探微》、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费孝通的《禄村农田》等大批奠基性论著,对各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不到9年的时间里,先后有约8000学子在西南联大就读,涌现出一批一流人才。杨振宁、李政道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黄昆、刘东生、叶笃正、吴征镒、郑哲敏5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赵九章、郭永怀、陈芳允、屠守锷、杨嘉墀、王希季、朱光亚、邓稼先8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175位院士和他们培养的几代专家学者,堪称中国乃至世界教育史的丰碑。

  文化抗战 民主堡垒

  西南联大师生以争取民族独立、国家复兴为己任,纷纷投身到“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的洪流中。据西南联大博物馆不完全统计,联大先后从军师生达到1100多人,他们主要从事飞行员、翻译官、飞机修理和辎重运输等工作。1943年,校方不但制定了《西南联合大学征调充任译员办法》,还规定从军学生免修32个学分。

  抗战胜利后,为反对内战,争取民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西南联大学生为主体力量,掀起了反内战、争民主的运动。1945年11月25日,昆明600余大、中学生和各界群众举行时事晚会。由钱端升、伍启元、费孝通和潘大逵四位教授发表反内战讲演。11月26日至28日,31所大中学校相继成立罢课联合委员会,明确提出立即制止内战,要求和平民主的主张。12月1日国民党云南当局的大批特务和军人闯入云南联大、云南大学、中法大学和联大附中、南菁中学等,对手无寸铁的学生大打出手。南菁中学教师于再(共产党员)、联大师院女学生潘琰(共产党员)、李鲁连和昆华工校张华昌在手榴弹爆炸声中倒在血泊中,另重伤25人,轻伤30多人,酿成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

铭记联大历史 赓续精神文脉

  面对反动派的屠刀,西南联大师生和云南爱国人士没有被吓倒,推进制止内战、要求和平的民主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国民党反动派把李公朴、闻一多等著名教授列入暗杀和抓捕的黑名单。1946年7月11日晚,李公朴和夫人在外出归途中,于青云街大兴坡遭国民党特务暗杀。毛泽东、朱德发来唁电,闻一多通电全国,控诉反动派的罪行,并为《学生报》的《李公朴先生死难专号》题词:“反动派!你看见一个倒下去,可也看得见千百个继起来!”

  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追悼大会上,闻一多不顾个人安危,拍案而起,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斩钉截铁地说:“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精神,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下午,闻一多主持《民主周刊》社的记者招待会后,遭国民党特务伏击,身中10余弹,不幸遇难。

  延安《解放日报》直指国民党政府是“杀人犯的政府”。昆明《民主周刊》出了专号;重庆《新华日报》连续报道了半个月;上海《文汇报》和 《民主报》都设置了专栏;重庆、成都、上海、遵义等城市掀起群众性的声援活动,促进了全国反内战、要和平的民主运动。

  “一二·一”运动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的阴谋,是国民党统治区民主运动的标志,是继“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之后中国青年运动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志业昭彰 薪火相传

  1946年,西南联大原三校北返,西南联大将师范学院整建制留昆,独立设置办学,更名为“国立昆明师范学院”,校址设于西南联大校本部原址,1950年改称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

  西南联大在滇的8年,为云南注入了新的活力,“导扬文化、恢弘学术”“一时文教之盛,使昆明屹然成为西南文化之中心”。

  新中国成立以来,云南师范大学一直加强对西南联大旧址历史文化研究和遗存的保护工作。新建成的西南联大博物馆于2018年10月开放。西南联大旧址及西南联大博物馆文物保护核心区面积13320平方米,馆舍建筑面积5732平方米,展厅面积3722平方米,展览涵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校早期办学历程和抗日战争时期以及抗战胜利后,共计展出西南联大相关各类实物、档案800多件,历史图片1000余张。

  如今,西南联大旧址已成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每年接待来访参观的国内外游客达90余万人次。去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西南联大旧址没有向社会公众开放,但依然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号打造网络直播、网络课堂和网上博物馆,传播西南联大历史文化与精神。

  2011年,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在原西南联大蒙自旧址哥胪士洋行建成,纪念馆展示内容分为联大历史记、蒙自分校记、联大人才记、联大精神记四个部分,共8个展厅,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的办学历程,生动再现了西南联大的成立和发展,挖掘一代中国人“弦歌不绝”的文化传统和心灵史,向社会弘扬他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的爱国思想。

  “作为西南联大精神的传播者,我们一定把西南联大的故事一代代讲下去,让爱国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西南联大博物馆馆长李红英说。

  云南网记者 龙舟 黄翘楚 摄影报道

很赞哦!(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