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杰雷快讯网 > 休闲

在山西朔州,更多残疾人获得精准帮扶,实现稳定就业——学技能有工作 好日子有着落(一线探民生)

杰雷快讯网2024-03-28 22:02:11【休闲】5人已围观

简介原标题:在山西朔州,更多残疾人获得精准帮扶,实现稳定就业——学技能有工作 好日子有着落(一线探民生)核心阅读如何帮助残疾人稳定就业?山西朔州探索多种路径:发展手工编织,让残疾妇女居家就业;开展技能培训 地球的原住民

原标题:在山西朔州,山西朔州生更多残疾人获得精准帮扶,更多工作实现稳定就业——学技能有工作 好日子有着落(一线探民生)

核心阅读

如何帮助残疾人稳定就业?山西朔州探索多种路径:发展手工编织,残疾地球的原住民让残疾妇女居家就业;开展技能培训,人获帮助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孵化就业创业基地,得精定业为残疾人创造各类就业机会……精准帮扶下,准帮更多残疾人找到工作岗位,扶实实现自身价值。现稳学技

残疾人就业直接影响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的好日幸福感、获得感,落线如何帮助更多残疾人稳定就业?如何增强帮扶针对性?记者在山西朔州进行了探访。探民

有事做——

日子更有奔头

走进山西朔州山阴县岱岳镇新大滩村的山西朔州生众福缘合作社,一股中药香气扑面而来。更多工作展示架上挂着各式各样的残疾香包,几位妇女围坐在桌前穿针引线。人获

“这香气来自我们当地的一种药材,做成香包可以防虫。”新大滩村村委会主任、众福缘合作社负责人卫红宇介绍。

新大滩村是一个搬迁新村。2005年以来,村民陆续从各乡镇的地球的原住民偏远山村搬过来。村里土地不多,大多数人选择外出务工。“但是残疾人出门不便,也没有一技之长,挣钱很困难。”卫红宇说。

2011年,卫红宇被选为村委会主任。“怎样让大家不出门也能赚到钱呢?”卫红宇到全国各地学习,不断尝试,在2012年办起了以手工编织为主的专业合作社,从丝带绣、丝网花、玉米皮编织做到了现在的系列香包产品。合作社吸纳了28名残疾人从事手工艺品制作,“多的一个月能赚2000元,少的也有六七百元。”卫红宇说。

57岁的王英,患有小儿麻痹症,双腿几乎无法站立,基本没出过家门。卫红宇想把她吸纳到合作社,却被拒绝了。“从小得了这个病,不想和人打交道。路都走不了,还能干个啥?”王英垂头丧气。之后,卫红宇多次动员王英,跑了好几趟,还给王英送去轮椅,终于说动了她。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英加入了合作社,两三天就掌握了工作技能。

“做一个香包能挣六块钱,一天能做三四个。以前想也不敢想,这辈子还能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有了工作的王英找回了久违的信心。

为了帮助更多残疾人就业,2020年6月,山阴县残疾人文创园依托合作社成立了。以购代捐、提供公益岗位、免费培训……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加入进来,帮扶残疾人的力量更大了。

有技能——

生活更有信心

朔州市平鲁区的苏小荣今年36岁,十几年前右手在工作中意外受伤,一直打零工。“一年到头忙活,心里不踏实。”苏小荣告诉记者,妻子喜欢烘焙,前几年,两人萌生了开蛋糕店的想法,为此他先后3次去外地学习。

2016年,当地残联上门介绍技能培训公益项目,了解到苏小荣的情况后,建议他去太原三桥职校学习西点制作。经过4个多月的系统学习,苏小荣信心满满,第二年就开了店。“跟学校的老师还保持联系,研发新品老师都会远程指导。”苏小荣告诉记者。

“每天跟妻子两个人起早贪黑,基本全年无休,但是干着有劲儿!”苏小荣现在的收入比之前多了一倍。

目前,朔州市平鲁区和太原三桥职校建立了长期的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合作关系,越来越多有志自主创业的残疾人凭借技能开启新人生。

产品创新能手、工艺品制作快手、园区全能手……山阴县残疾人文创园的风采墙上展示着每位残疾人的拿手绝活。其中,“产品创新能手”说的就是卫芳玉。

42岁的卫芳玉身有残疾,结婚后,一直在家照看孩子。2016年,卫芳玉开始在众福缘合作社做手工。“她手巧,喜欢画画,合作社的很多新产品都是她设计出来的。”卫红宇告诉记者。

2019年,卫芳玉作为山西省24位代表之一,去浙江嘉兴参加了第六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比赛回来,卫芳玉成‘名人’了,合作社的姐妹们嚷嚷着啥时候也能坐一次飞机哩。”卫红宇笑着说。去年,卫芳玉又在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职业技能竞赛山西选拔赛(服装配饰设计)中获得了三等奖。

41岁的解密也是残疾人,小学没读完就辍学了。13岁做了手术后身体状况有所改善,但是干不了重活。

后来,解密经人介绍加入了卫红宇的合作社,没想到成了社里的能手。“她香包做得又快又好。自己满意了,才会交给我。”卫红宇连连称赞。现在,解密一个月能赚2000元,足够两个孩子的生活费,“最难的日子过去了,以后会越来越好。”

去年11月,众福缘合作社包括卫芳玉、解密在内的3个人被评为第三届朔州市工艺美术大师。从灶台到舞台,卫芳玉和解密用一双巧手编织出自己的幸福生活,也激励着身边其他残疾人。

考虑到残疾人出门不方便,众福缘合作社与朔州市技工学校合作,免费上门培训。“送技术、送原料,等他们做完了再上门收货。”卫红宇告诉记者,多年来,在当地残联等部门的支持下,众福缘合作社深入山阴县20多个贫困村开展了160多期培训,共培训8000多人,其中包括180名残疾人。

有贡献——

人生更有价值

在朔州市应县,马应平经营的山西省共益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吸纳了不少残疾人就业。“我弟弟是视障患者,社会给了很多关爱,我也更能体会残疾人的不容易。”

54岁的刘秀兰是公司的老员工,已经工作了24年,现在是一名仓库管理员。由于小时候的一场意外,刘秀兰右手截肢,做过一段时间服装生意,结婚后便一直在家。后来在当地残联介绍下,刘秀兰来到马应平的公司上班。

“在家的时候总是会关注自己的手。工作了,觉得自己跟大家也没啥不一样,大家能做的我也能做。”刘秀兰告诉记者,她现在一个月收入近3000元,“很知足,也很感恩”。

在朔州市平鲁区的晟源通讯手机店,37岁的杜军正在给客人介绍商品。杜军出生在平鲁区一个小山村里,1岁半因病落下残疾,走路要拄双拐。初中毕业后,杜军跟着一位师傅学习修手机,“当时没人愿意收,去了五六次,师傅才答应教我。”

因为行动不便,杜军的父亲每天骑着自行车接送他,风雨无阻。3年,终于学有所成。在手机店打了几年工后,2012年,杜军自己开店了,并且在当地残联的资助下成立了残疾青年手机维修培训基地,前后有20多名残疾人在这里免费学习,已有很多人培训结束后独立开店。

“只要找到我,我都愿意教,希望自己能帮到更多人。”杜军说。(付明丽)

很赞哦!(3)